全国免费电话:
912-285-9525

行业动态

低碳环保的方法十篇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大力开发低碳能源的相关技术,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性,进而减少碳排放总量,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形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资源高度依赖的基础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较低,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保护体系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因此,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对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以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两个层面理解。1.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关系依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体,而具有较高经济增加值和较低能耗及污染的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尚不显著。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达到约2000万辆,汽车销量占世界的比例超过20%。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一方面暴露出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另一方面,过大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造成了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汽车产业亟须进行整体性的产业优化和升级。低碳经济模式为实现其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可能,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界的异军突起,展示了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可行、重构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汽车产业链。因此,低碳经济模式为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可能性。2.有助于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在知识经济的历史背景下,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贡献于经济产出,不断实施和加速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成为各经济体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创新战略已经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层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研发创新投入强度达到GDP的2.5%的硬性指标要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路径能够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动力支持。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上,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节能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工业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等路径来突破和产业化上述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为中国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的市场激励。

  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1.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英国在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2008年,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日本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德国通过的《欧盟生态农业条例》和制定与2003年的《生态农业法》是德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顶层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详细规定了低碳农业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农业化肥的使用准则,而且对违反上述法律体系的法则进行了详细规定;美国于2007年颁布的《低碳经济法案》和2009年实施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都是低碳经济的顶层立法体系。2.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在市场化主体的经济活动中能够发挥显著的导向性和激励,碳税就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低碳经济环保立法实践。碳税是一种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定向税种,旨在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碳税征收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荷兰早在1988年就启动了分布式能源计划,通过计划实施,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700MW猛增到1998年的7000MW,占总发电量的48.2%。同时,荷兰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规定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装备的更新,必须建立在完备的金融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在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过程中,金融法律法规等配套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非常显著。例如,澳大利亚采取了通过金融支持的形式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于2011年颁布的《低碳农业倡议法》为其实施低碳农业战略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低碳农业倡议法》的体系下,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政府获得的碳排放收益用于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推广服务。通过金融支持的模式,澳大利亚有效形成了低碳农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1.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在发展低碳海洋经济中海洋牧场往往被视为海洋水产品的生产系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海洋牧场在提供生态廊道、调节流场和物质输运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制定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观点,实现法律体系全方位覆盖环境监测、生境修复、资源养护等领域。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方面的宝贵经验,采取激励与约束相融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普遍选择。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激励政策方面,对企业低碳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研发支出等给予支持,例如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研发经费支出可以采用加计扣除等方法;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约束政策方面,提高碳税征收的税率,或者可以采取在碳税征收基础税率实行低税率的基础上,采取累进制高税率形式提高企业生产成本。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发达国家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金融等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匹配低碳经济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金融配套体系建设。例如,以碳税征收为基础发起设置的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可以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开展基金投入运作,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以企业低碳技术改造、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为主要投向,以股权投资为主要形式,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形式实现建立在碳税收入基础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价值最大化。4.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环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市场化主体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市场化主体的行为特征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开展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综合构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保护效益)等绩效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数据监测和收集对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定量化评价,从而为政策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奠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

  [1]姜照阳,吴迪.后危机时代:循环生产模式———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169-173.

  [2]黄庆华,牛飞亮.低碳经济目标下的西部企业战略转型———基于灰色数学模型的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76-79.

  低碳会计是环境会计的边缘部分,环境会计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记录和披露环境污染、污染防治、开发及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环境维护及开发利用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低碳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责任纳入到会计核算的内容之中,从而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督,对企业关系到自然环境资源的业务和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由此,论文得出低碳会计的定义:低碳会计是以货币或事物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计量,进而对企业低碳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以期帮助企业达到节能减排和绿色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一门新兴科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低碳经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打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将近70%的“高碳”产业,然而基于我国发展高碳经济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逐渐消失的现实,我国加大低碳经济的发展力度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由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已经面临困难,所以在我国资源和能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主动的进行产业转型并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进而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促进我国经济的再一次腾飞。

  针对我国企业的经济转型,综合考虑,有多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可能性和保障。首先,为了企业更好地在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发展,我国政府给予企业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其次,以往的经济模式过于粗放,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技术和管理落后,所以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下,仅仅是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节就存在较大的潜力。最后,由于我国的产业现状主要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农业方面传统的小农经济依然存在,工业中存在因盲目最求利润而加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致使部分企业依然归属资源密集型或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为企业转为低碳经济提供了可能性。

  对于我国的低碳会计发展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首先表现在制度上的不够完善。一方面是在低碳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上存在不足,因为低碳会计的发展不仅仅是会计问题,同时也是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针对低碳会计的研究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另一方面是缺少有关建立低碳会计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就目前会计发展现状看,低碳会计同样适用于现有的会计准则,但是由于低碳会计自身独有的特点,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建立一套专用于低碳会计的会计准则是有必要的。其次,对于人员方面也存在着些许困难。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够重视,自然也不会关心低碳会计的发展状况。在这方面,澳大利亚和日本已经将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付诸实践,比如日本已经在部分地方政府以及公共团体内开始实施低碳会计模式,同时积极倡导大学和医院将环境信息和低碳会计信息予以公布。不仅社会对低碳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道德缺失同样是低碳会计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企业着眼于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忽略本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对环境信息的披露缺乏主动性。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低碳会计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虽然关于低碳会计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但低碳会计体系在实际中应用很少。传统的会计中,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在低碳会计体系中道理依然。低碳会计体系中,主要有四类会计要素,一是低碳资产,二是低碳负债,三是低碳费用,四是低碳收益。针对于低碳会计体系中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可以将其建立在传统会计要素确认条件的基础之上。比如,低碳资产确认前提可以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同时与环境资源相关、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利益、为取得该项资产所付出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及计量模式。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仍然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同时以实物作为辅助的计量单位。针对于计量属性,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及公允价值都可以在低碳会计体系中应用。而在会计计量模式上,现行的会计计量模式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确认和计量,所以无需根据低碳会计的独特性再另行设计会计计量模式。

  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都需要经过财务报告对外进行公布。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已经来临的情况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将环境信息和低碳会计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示。同时要求各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转变以往的观念,提高披露低碳会计信息的自觉性,并保证其正确详细。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还应该列示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应该包括环境管理目标、环境政策、企业的法律环境、企业目前的资本支出和收益以及对今后发展受环保措施的影响等。

  面对现今企业高投入低产出、浪费资源的情况,国外学者以及我国有关机构就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经济的持续发展看,为促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占据优势地位,提高竞争力,企业需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加环保投入,提高对低碳会计的重视程度。首先,低碳会计信息披露是促使国民生产总值数据真实的有利因素。长期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中未能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列入其中,从而导致估计数值不够真实,虚增国家经济总量。其次,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加之“高碳”向“低碳”的经济转型,不仅政府需要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督,消费者也同样关心消费产品的绿色程度。最后,低碳会计信息的准确披露有助于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将促使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将环境因素计算在内,从而帮助企业在会计期末报出更加准确的财务报告。

  在企业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环节中,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有关的低碳会计信息进行列示。一是根据现今的财务报告模式,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的低碳会计信息以嵌入式会计报表的形式列示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会计期末报出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新的会计账户,用以披露企业所拥有的低碳资产和所承担的低碳负债;在企业会计期末报出的利润表中,同样增加新的项目,将企业在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环境支出列示在其中,同时计算相关环境收益。二是通过编制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用以反映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企业在环境方面发生的支出和获得的收益。对于编制独立于企业财务报告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对相关环境法规的履行情况,企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企业制定的环保政策,环境质量状况等。同时在报表附注中应指明相关的会计方法及会计政策,以及对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披露。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作为同样处于初级阶段的低碳会计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首要问题是与低碳会计相关的会计法规、标准及制度不完善,导致各个企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方面无章可循,从而造成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丧失主动性,进而使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状况得不到改善。其次是缺乏环境成本分配机制,企业采用相关核算方法核算出的环境成本在会计期末无法实现成本的分摊与分配。最后,在低碳会计信息的期初确认以及期中计量时,对环境信息缺乏可靠而准确的测量方法。由于现今的会计体系是对经济环境发生的业务或事项以货币或者实物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与核算,所以针对于环境成本不易计量与核算的现实情况,将成为今后低碳会计体系发展中的障碍。鉴于我国低碳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积极借鉴国外低碳会计发展中先进的思想,将促使我国低碳会计快速健康发展。在英国,部分经营受到环境影响的企业联合建立了名为“碳信息披露项目”,此项目意在促进股东价值和企业对话引起气候变化,合理的反应气候变化并试图创造一个持久稳定的关系以及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支持位主要目的。所以我国应积极吸取国外研究中有益的的经验,建立起适合于我国国情和企业现状的低碳会计体系。

  企业的低碳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以相关的规范体制作为保障,促使企业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规范体制之下增加企业的用以保护环境的支出,同时对于环境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真实的披露。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步伐是当务之急,利用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为了促进低碳会计更好的发展,应该加紧制定或者修订适合于低碳会计的规范体制以及会计基本准则,建立起具有系统性的低碳会计的计量、核算、确认处理方法,进而为企业能够准确的披露低碳信息奠定技术上的基础,并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发生的环境保护的相关支出进行分析,最终实现降低环境保护成本低碳经营的目标。

  近年来,低碳经济模式已经深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举措。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自然成为关键,有效的促进企业的低碳经营将会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然而,在部分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低碳理念往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环境保护方面,企业的自律性较差,往往刻意躲避环境保护需要支出的费用,进而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应该加强企业的自律,促使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设备,淘汰落后的产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新技术的采用以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以及企业管理者对低碳的理念不够重视意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障碍。作为在低碳经济环境中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扎实且全面的会计基础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的各种方法,具备学习低碳经济新理念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起低碳经济的理念,积极主动的了解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企业自身的低碳经营行为,进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其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进而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然而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经营中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支出的控制,部分企业往往在经营中会忽视或者刻意躲避由于环境保护的责任而需要支出的费用。因此加强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成为必要,其是督促企业进行低碳经营的重要约束手段。政府应该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公允性、合法性、连贯性,促使企业支出环保的必要支出。同时,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社会中介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坚持以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准则,对企业的低碳经营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促使其经营符合标准。作为社会群众同样应该肩负起监督的责任,对部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积极的举报,通过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的方式实现对企业低碳经营行为的监督。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及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低碳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低碳会计体系的建设更是处在研究阶段,对于低碳会计体系的理论研究以及将理论与经济实践相结合将是我国今后低碳会计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部分。

  [2]王亮.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

  [5]李林婧.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D].湖北工业大学,2014.

  [6]解翼.低碳经济下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

  服装作为人类文化史的一种载体,几千年来大放异彩,不仅体现着自然环境之美,也体现着社会环境之美。现在,“低碳装”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中国服装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型行业,如何把“低碳环保”和服装的“时尚”结合起来,是服装从业者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低碳经济”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人们也开始用“低碳”来审视服装的功能,相继出现了一些特有名词:“碳标签”、“衣年轮”、“碳足迹”。

  我国对低碳服装的研究远远迟于西方发达国家。2006年底,我国第一部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随后有了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保护之说,相继低碳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纳入了十二五规划,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内各知名企业分分提出了各自的低碳理念,比如:可回收的别致展馆、展示环保型服装、实行体验式加盟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务等。服装科学理论上也对服装进行了低碳绿色环保研究,这方面的成果有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顾怡敏的《“绿色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的运用》,重庆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教师李爱英的《服装设计新理念》,中国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的《降低碳排放-谁来买单》武汉理工大学与设计学院徐进波和王娜的《绿色设计-设计的课持续发展之路》等等。

  低碳装:泛指生产和消耗的低碳新概念全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很低的服装,实现低碳装的方法包括选用碳排放总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等。

  服装的低碳设计凸显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每个环节,主要涵盖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在服装设计中,低碳设计既是一种设计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技术,对设计师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降低碳排放量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在衣―人―自然三者之间创造出一种全新互动的关系。在服装设计领域,其实现方法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风格:

  一、简约风格:遵循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的简约设计美学,用最概括、准确、精炼的设计语言来追求服装的美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减法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或过渡装饰环节,尊重服装本身实用的特性,把产品造型简化至极致,去掉了冗繁的形式,最终达到表现简结、合理、实用的服装风格。

  二、环保风格:环保风格在服装低碳设计上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这两个方面:(1)材料的选用,当低碳和服饰开始对话,不少品牌都开始尝试绿色概念,推出环保服饰。棉、麻等天然纤维的纺织物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高于人造纤维,设计师在选用服装材料及其搭配时,应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面料,不仅穿着舒适、健康,而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加快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近年来,世界纺织服装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不少成绩,服装行业与科学家联合对环保材料进行研发,不断推出新型环保材料,比如再生玻璃纤维、功能性真丝、“天丝”纤维、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竹纤维,以及甘蔗、剑麻、芒麻、亚麻、香蕉叶等植物纤维都被制成了服装面料,这些新开发出来的新型纤维服装面料为实现绿色环保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材料保障。

  服装的生产销售过程也是一个环保大问题,比如说在服装包装上面,用料一度的浪费是人人可见的,并且这些包装袋一般都在消费者购买回家后被作为垃圾丢弃,其使用周期不仅短暂,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如果能加入低碳设计理念,设计上采用实用简单的包装结构,材料上选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易处理或循环再生的环保材料,一方面它可以使服装产品具有低碳绿色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使包装袋被消费者丢弃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再次还节约了有限的资源,从实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其他环节,像打造节能门店,店面橱窗设计时采用可持续使用的木材、节能LED照明设备;积极开发统仓配送系统,减少货物运输中的送货里程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低碳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在是简单的“从摇篮到坟墓”,而是发展到“从摇篮到再生”,也就是除了产品的寿命外,还包括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再处理。需要理解的是,要达到服装产品废弃过程的完全“低碳”是不可能的,只是通过高科技将其“非低碳”程度降到最低。中国李宁品牌就引入帝人集团的“ECO CIRCLE”技术来倡导低碳装,该技术能循环利用聚酯原料生产的面料制成的服装,虽然运用这项技术的成本还没有完全降下来,但是随着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这些循环再生面料技术也会赢来更多的市场。

  低碳,绝不只是炒概念,低碳文化是贯穿始终,是不改变的,变的只是表现形式,传达的永远是以人为本,社会持续、经济持续、资源持续的思维理念。虽然当前我们只是停留在低碳理念上的传播,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迎来真正的服装低碳时代。当然,如果仅把碳排放的注意力放在设计环节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占领永久的市场,就要加强低碳理念在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及回收机制的树立,从整体出发,将低碳进行到底,即使成本上升也值的。服装生产不是单一行业的成果,原材料生产、运输印染服装设计材料裁剪成衣生产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企业链,低碳理念的传播并非只是某一个环节能单独完成的,做到整个企业链的低碳才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低碳装的市场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谁使用的材质更环保,谁的设计、工艺更绿色,谁对环境危害更小,谁才会创造未来服装品牌,才能掌控未来服装企业的核心科技、核心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后的市场谁抓住了低碳服装核心价值,谁就将占据未来服装行业龙头老大的交椅。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服装从业人员应肩负起历史责任,未雨绸缪,谋划未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时尚内涵的设计理念,倡导低碳、创新之风,开启服装的低碳时代。(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1] 奕芭.服装流行“低碳”概念.中国消费者报,2009-11-25-第C03版

  [2] 王翔.低碳经济高调出场(服装经济).中国纺织报,2009-12-11-第005版

  地球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已经从民间的自愿行动上升到国家的决策层面和战略层面,成为世界潮流,它将引领全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发生深刻的变革。

  环境审计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审计领域。我国环境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多方面影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环境审计,为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理念,将低碳经济引入环境审计工作、分析其对环境审计的影响并积极应对是推动环境审计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概念,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状况,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在低碳经济框架下,环境审计的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加入将成为必然。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国内的种种“低碳化”政策法规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上,因此,低碳经济的终端会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从工业化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者,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当低碳消费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甚至企业的税负时,内审部门需要对企业自身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利用的有效性及排放的可控性进行检验,并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最终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在横向比较中找到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内部审计部门介入环境审计成为必然。

  随着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更多的利益相者需要根据企业经过审计鉴证后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调整其与企业的利益系。为协调利益相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经营者需要委托独立第三方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而注册会计师具备人力资源优势、专业能力和多年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将成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之一。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因此,环境审计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基本采用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其内容主要是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和环境政策合规性审计。

  在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将成为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企业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低碳消费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产品在生产、制造、使用中是否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企业的低碳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企业是否以经济节约和高效率的方式履行了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显然,此类问题必将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

  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环境审计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应增加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收支的审计和低碳产品的审计认证等内容,即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也要逐步开展环境效益审计。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审计的方法还没有定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但环境审计的特殊性要求环境审计要有其独特的方法,目前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法等。

  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宏观方面,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微观方面,为顺应低碳经济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绿色会计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面也有了较大收获,碳资产净利润率、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预防性环境支出资产碳负债率、碳负债比率、碳资产周转率、单位收入能耗、单位利润碳排放碳资产占总资产份额环保设备投资比率、能源使用减少率废弃物排放下降率等财务指标相继提出。

  因此,笔者认为,在低碳经济下,随着宏观面和微观面上众多评价指标的构建或重构,分析程序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好的应用价值,势必将成为环境审计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标准主要是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即陆续颁布的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的资源保护法律,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所谓的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创新技术等有效途径,加大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开创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现今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之中。

  所谓的会计的绿色革命则是指在结合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会计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环境会计。绿色会计冲破了传统会计学的禁锢,利用多元化的手段,结合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等现状,计量企业对社会资源及环境造成的损益大小。

  开创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则是指在经济的低碳发展过程中,在会计学基本理论的观点的引导下,运用丰富的会计学方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计量和适宜的补偿,以维护自然环境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毫无疑问,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及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现已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方针、路线等。因此,要在低碳经济下开展会计的绿色革命就必须了解、遵从这些政策法律的约束,并尽可能的使其在会计量过程中得以有效体现。

  在低碳经济下开展会计的会计绿色革命意味着企业完成自身效益目标的同时也肩负着发展社会经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职责。因此,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必须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将企业效益与市场的宏观调控及资源保护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指低碳经济下会计绿色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展会计的绿色革命时,企业必须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生态环境的效益也考虑其中。尤其是在会计的计量、监督等过程中都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

  低碳经济下会计的绿色革命虽然是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重要。相反,不管怎样创新和改革,其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还必须遵从经济性原则在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应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信息的披露是为了帮助决策者在准确、有效的信息基础上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判断及决策。要开展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就必须在相关的会计报表中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指标信息等都进行一定的披露。而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可以选择信息的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即在进行会计计量时,政府应对企业资源环境相关信息的披露确定出一个最低披露限度,并强制性要求此类信息得以披露。而对于限度之上的资源环境信息则采取自愿性原则,鼓励但不强迫企业向社会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的披露。

  复杂的环境因素造成了在环境效益方面会计计量难度的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为更加客观地反映环境效益,我们必须进行会计的多重计量。会计多重计量则主要是指将以非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文字叙述法、图表法及指标体系法与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实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人力资本法、替代性市场法及生产率变动法等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整合与调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低碳经济下推行会计的绿色革命史时展的必然要求。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实现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针对气候的急剧变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不断恶化,低碳经济作为解决这些矛盾的一项有效途径已成为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推动会计的绿色革命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保障和促进作用。尤其是低碳会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此外,推动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绿色革命,通过会计计量的方法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进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维护的环境保护方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发展。

  随着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知。特别是在考虑到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对GDP的计算也突出了科学、真实、可持续的绿色概念。推动会计的绿色革命则可以在进行GDP的有效计算时对自然环境成本、资源消耗费用等进行准确地计量,进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衡量。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要想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就必须对会计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在在现行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推行会计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会计创新的一项必要条件。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就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行会计绿色革命而言,我国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制度上的不完善,是企业的行为的不到有效的规范,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的绿色革命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低碳环保意识;原则;渗透1 低碳意识与园林景观设计

  所谓的低碳环保意识则是指尽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证空气、环境质量的思想意识。低碳环保理念是随着世界环境危机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相对应的理念。目前,世界各国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并鼓励自主创新,对低碳技术的开发、新能源的利用、减缓温室效应的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达到低碳环保的要求,营造健康、友好的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十分广泛,包括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等,其中低碳生活及低碳经济是低碳理念倡导的核心内容。低碳生活要求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对能源的损耗,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则要求创建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集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降温降噪、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低碳环保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

  低碳环保意识渗透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文本:这一原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所追寻的目标和愿望。(2)量化原则:量化原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充分考虑碳排放的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量化,以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3)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和地形特点设计景观,使景观与环境更加协调。(4)借景增值:设计前仔细考察园址或选址,善于“借用”周围环境为园林景观“增值”。

  2.1.1 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的配合种植。研究表明,在单位面积上,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由高到低排列,第一是常绿灌木,然后是落叶乔木,最后才是常绿乔木和落叶灌木。为体现低碳环境理念,设计人员可将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配合种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植物的固碳能力,并使园林四季都能保持良好的固碳释氧能力。

  2.1.2 古树种(高龄树)和低龄树搭配种植。研究表明:树木的固碳能力与树龄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树龄相对越低的其固碳能力也较强。若比较单株树木的碳存储量,低龄树种的固碳能力比不上古树种(高龄树)。但由于古树的生长期已基本停止,加上数量也较少,碳存储量也非常有限,因此,很难发挥最佳的低碳环保作用。若将低龄树与高龄树搭配种植,不仅能发挥古树种的美观及生态效应,而且能保证园林园林具有良好的固碳释氧能力,一举两得。

  对景观材料进行选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景观材料的选择渗透低碳环保意识,应尽量选择低碳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还能提升社会效益。如今,低碳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园林的道路铺设以及建筑等,所达到环保效果十分显著。低碳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污染排放少、污染程度低,大多能回收利用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环保理念。例如,使用木质材料替代混凝土和钢结构,大大降低了碳的排放量,缓解了城市温室效应,又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将其应用到道路的照明方面,能达到降低能耗、节约电能的目的。

  在园林景观的管理中也应渗透低碳环保意识,主要表现在植物后期的养护工作与施工管理2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原有的一些景观,应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施工对景观的二次伤害。施工时尽量减少机械操作,以降低碳排放量。对景观进行养护有助于长期保持景观效果,并能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更新,以保持固碳能力。但在后期的养护中,由于施肥、灌溉、修枝剪叶等工作可能会持续排放一些二氧化碳,这与低碳环保存在一定矛盾。为减少矛盾,可在设计初期多选择粗放型植物种类,提高垂直绿化的面积,或创新生态技术以不断适应低碳的要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渗透低碳环保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形势以及资源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对城市的环境和生态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低碳环保的理念,以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价值。另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渗透低碳环保意识,还应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渗透低碳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的质量和能源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通过实际行动,朝着环保、绿色、健康、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发展,真正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能源,通过用新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或减少原有石化能源的使用,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目标性和技术性三个主要特征。在发展方向上,低碳经济注重的是绿色经济、节能经济。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最后,发展低碳经济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道德观、科学发展观。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转化为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消M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的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总体的自主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有降低碳排量的技术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如氢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在发电行业中,我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高参数超临界基组技术等也尚未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火力发电。因此,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国外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也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偏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强烈,致使一些国外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对华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我国。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相对发达国家环境标准而言,我国的环境标准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外污染行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向我国转移。此外,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移方式向我国家输入危险废物。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相关的限入标准和措施,给予了污染产品转移的机会,这也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方面。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投身其中,同时也需要国民的积极参与,尤以提高国民低碳环保意识最为关键。从消费角度看,我国国民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一是污染性消费比重很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二是存在严重的陋习性消费,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盲目追求排场:要大排量的汽车,毫无必要的私家车出行等等。这也导致污染产品的消费不减反增,已经制约成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顽疾。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是控制碳足迹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国家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研发计划,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的生产道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注意加强国际企业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并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

  制度是发展的保障,低碳经济要想健康顺利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失灵的时候,法律手段必须发挥作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强化法律约束力,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政府应该首先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入手,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一旦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低碳生活方式得到认可,普通民众就会努力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同时作为公民,我们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吧。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郭万达.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4)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概念,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状况,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在低碳经济框架下,环境审计的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加入将成为必然。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国内的种种“低碳化”政策法规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上,因此,低碳经济的终端会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从工业化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者,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当低碳消费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甚至企业的税负时,内审部门需要对企业自身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利用的有效性及排放的可控性进行检验,并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最终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在横向比较中找到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内部审计部门介入环境审计成为必然。随着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根据企业经过审计鉴证后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调整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为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经营者需要委托独立第三方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而注册会计师具备人力资源优势、专业能力和多年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将成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之一。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因此,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基本采用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其内容主要是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和环境政策合规性审计。在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将成为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企业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低碳消费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产品在生产、制造、使用中是否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企业的低碳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企业是否以经济节约和高效率的方式履行了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显然,此类问题必将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环境审计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应增加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收支的审计和低碳产品的审计认证等内容,即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也要逐步开展环境效益审计。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审计的方法还没有定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但环境审计的特殊性要求环境审计要有其独特的方法,目前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法等。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宏观方面,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微观方面,为顺应低碳经济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绿色会计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面也有了较大收获,碳资产净利润率、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预防性环境支出资产碳负债率、碳负债比率、碳资产周转率、单位收入能耗、单位利润碳排放碳资产占总资产份额环保设备投资比率、能源使用减少率废弃物排放下降率等财务指标相继提出。因此,笔者认为,在低碳经济下,随着宏观面和微观面上众多评价指标的构建或重构,分析程序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好的应用价值,势必将成为环境审计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低碳城市的中心意思是跟环保经济的理论相结合的。英国曾在一本著论中说过,低碳的经济就是可以经过很少的能量花费和很少的自然环境污染,来得到大量的经济收益;这种经济模式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日常生活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可能,也同时为发展、运用和得到好的科技技术提供了机会,在这时候也能提供全新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渠道。我国研究者也从很多的方向对低碳的经济模式给出了指导,潘家华说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在于环保,目标是在得到发展,是要达到国际水准,持续性的发展。付允、马永欢等几位学者从大局、中局、和基层三个层次讨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法和模式,就是要把低碳作为发展的指导方向,方式为节能减排,还要运用碳中和技术。[1]

  关于低碳城市的意义,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定义也有很多。有的人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里面要进行所谓的低碳类型经济,有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建造起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来,建造起来一个良好的资源环保体系。还有的学者们说,低碳城市所说的是城市在保证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要低。还有其他人觉得,低碳城市就是要把经济模式还有发展方向、市民生活标准都作为创建的目标。通常的说法是低碳城市就是在空间里面经济上要低碳,在最大的可能下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低碳城市就是要在城市里面建造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人们日常的行为方式,不要大量地使用能源,消费无节制和废弃物过多的社会,要形成结构层次良好、物品循环利用、效率高还同时节省能量的体系,结合健康节约的模式,最后的目标是完成城市的干净环境、发展高效、低碳经济发展和环保可持续。

  看一个城市的创建合不合理的一个指标是它有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现在因为不同的缘由,中国的城市创建对于社会经济过分关注,但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却没有尽心。尽管现在国家有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有相关文章,比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等,并且在建造各种项目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测评,要求编制水土方面的保持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进行中,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2]

  因为没有生态环保的意识,我国城市多年以来都是很高的投放,很高的消耗量和很高的废气排放量,造成城市里面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成高堆积,这种粗放型的生态模式对城市的威胁日益严重;现代城市化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都得到了提高,消费的水准也得到了提高,这些情况都让原来紧迫的城市能源、环境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环境部门给出的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在每一天里都会有大约1亿的废水直接排进了水利体系中;我国七大水系里面,几乎一多半都受到伤害,我国百分之三十的水域已经不适用于鱼类生存,百分之二十五的水不能灌溉植物,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城市用水遭到污染非常严重,一半的城市水不能饮用,南方城市用水不够的原因也都是因为水源遭到了破坏和污染。[3]

  现在,中国的城市创建的要求主要是政府部门的想法,并不是直接反映了大众的想法,也并没有得到各界人士的智慧。这给城市创建带来了很多的漏洞,比较突出的几点是:第一是城市创建对城市的发展的支持控制作用已经不是很大。很多城市创建没有持续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城市的创建要根据政府管理部门的领导的变换而进行变换;另一个方面,有些城城市创建的真正实施跟规定的时间不符,一般比较滞后。第二就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古建筑会受到伤害。因为要达到经济上的发展,一些城市在创建中没有把历史文化考虑进来,保持很差是这些城市风貌遭到了灭绝性的毁坏。第三是城市的生态遭到了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地下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第四是城市规划中的建筑风格相似而且并不环保。比如大型广场、宽马路和比较豪华的办公大楼。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都是如此,这些建筑不一定就会给环境带来好的影响。

  第一, 提倡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低碳城市创建定位。我们都应该提倡这种理念,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带到对真正的城市创建里面来;我国提倡全社会都要从追逐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要求长期可持续的利益,让人们的思想向可以可持续的方向改变,来转变消费模式,这样来确定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带动。同时,低碳的要求要有一定具体的低碳的创建目标。低碳城市的创建应该要表现出可利用发展、生态的想法,要带有合适的利用分区和公共设施的创建,来促进区域性可再利用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4]

  第二,制作低碳城市创建评估。评估应该全面、系统地理解这个社会和经济生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制作科学上的评估标准体系,它可以用来评估城市里的生态发展趋势,兵器在这里评估指标下进行城市规划的法律制度;采用这种指标可以对各类指标进行评估,用来增加低碳城市的大规模出现。

  第三,低碳城市创建中表现的是环保城市、节约型的社会的特点。低碳城市创建中要考虑使用街道的利用率,这样可以使城市的废弃物得到解决,让它可以在城市环境维护中起到主要的作用。城市环保用植物要尽量选择了当地的品种,还要考虑到耐心扛旱还有抗病虫害等的作用。要把节约的观念树立在心里,还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城市创建中;要在法律意识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起到完善的作用,并且最大可能地利用能源达到再利用,同时还要保持清洁的目的。[5]

  [1]穗贤杰,闫凯,刘瑞琪;营建低碳城市与实施低碳规划的探讨;[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3):37-38

  [2]辛雯娴;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福建建筑.2012(5):10-15

  [3]卢珺;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其实施分析;[J];艺术科技.2012(4):95-95

  [4]邢兰芹;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7):4-5

  [5]何涛,赵楠;慢行交通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以唐山机场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系统规划为例;[J];建筑与环境.2012(2):28-30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低碳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因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亟须法律的规制和监督。面对日益壮大的低碳经济发展势头,全人类必须达成一个共识,即一旦低碳经济的发展离开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是寸步难行的,需要大力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进而从技术和法律层面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宏大目标。

  我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并在政策与法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探索,也在保障低碳经济稳步发展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政府也在不断地制订很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也出台了很多促进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迄今为止,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方面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这些法规发挥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同时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很多与前述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计划和政策。更是为我国低碳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中的现行法律法规大多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目前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这都会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根据笔者的研究,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现今施行的能源方面的单行法律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内容比较单一。随着国际社会能源问题的突出和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趋势,能源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急需制定一部系统的能源基本法,去监督各种能源开发利用的行为,规范能源开发秩序,进一步从立法层面推进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我国能源经济的有效发展。同时,能源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将会促进能源领域单行法律的制定,也能为其他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修改提供很多实践性的建议,这些最终可以有助于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有效完善。

  现行的低碳经济法律主要有《煤炭法》、《电力法》、《矿产资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在这些法律规定中,部分有关低碳经济发展与规范的内容规定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太符合,有的甚至偏离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状况。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这样一种立法思想的感染,即制定法律时尽量“宜粗不宜细”,同时我国现行很多的低碳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多属原则性的规定,规则性不够突出,具体内容规定不明确,非常缺乏操作性。如果不能从细节入手,从明确的规则做起,就不能达到有效规范、调整和解决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做出了重要的改变,即大力推行低碳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而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是由一系列庞大繁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综合起来进行调整的,迄今为止还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也缺乏一部专门引导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此外,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实施的法律与其他的法规、规章而言,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法律之间、法律与法规、规章之间存在极不协调的现象,同时缺乏体系性、全面性,此种状况对我国大力推行低碳经济这种发展模式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我国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涉及能源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等,但在目前的能源开发和监管规范中存在着很多弊端。如看重政策轻视法律法规、看重部门管理轻视综合调控等,且其他单行能源法对某些领域或方向不能做出调整和监督,影响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进程。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地制定一部《能源法》或《低碳经济法》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

  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来看,需要重新统筹政府的职能,去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发展低碳经济,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政府职责。要想建立健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运行的行政法体系,就要致力于将依赖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成本的发展思路转变成依赖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的新思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推进,更重要的是必须从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索低碳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其中的一般规律,参照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明确地建立健全严密有效、相互制约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

  在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除了完善环境与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外,还需对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其他法规作出适时适度的修改,包括涉及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部门法,如民商法、经济法等。就民商法方面而言,主要是碳交易这一层面,政府需要对相关企业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减少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在经济法领域,可以制定一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性规范政策,对低碳经济的运行发挥正向的刺激和引导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Copyright © 2014-2023 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浙ICP备18044841号-1

地址:江西省路99号 电话:912-285-9525 传真:+86-123-8411

手机:138-2584-9244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