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912-285-9525

公司新闻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园林绿化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用于塑造园林艺术形象的作业。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丰富了园林工程建设。景观设计和规划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工程的整体品味与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优秀的景观设计能在园林工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效彰显园林艺术效果。

  园林工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有层次的景观和景色可以增加园林工程的品味与魅力,除了草坪、鲜花和树木这些自然景色的搭配,引入硬质景观如假山、亭子和长廊等也是一种园林景观的塑造模式,丰富的景观搭配能提高园林的趣味性,增加人们对园林的视觉享受。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人性化设计,能让人们休息放松的同时,体味到园林的人文气息,增加对园林的依赖感

  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忙碌的生活背后都急需寻找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而园林工程的景观就为人们提供了释放压力、愉悦心情的环境。人们到园林公园去欣赏园林风光,观赏丰富的景观,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对美的品味。一个好的园林工程,具备较高质量的景观内容,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提升人们的精神品味,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设计人员必须遵循景观设计原则,否则容易弄巧成拙,使园林景观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以下是几点基本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很多景观都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景观之间的联系,遵守景观以点连线、线汇成面的规则,让看似分散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建设出富有美感和层次感的园林景观,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享受。否则,景观与景观之间就会缺乏有效连接,导致景观整体杂乱无章。

  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人们更乐于从园林植物的观赏中享受到美的感受。在植物设计上要注重色彩、气味、形态三个方面,运用多种色相的配合、观赏植物补色对比等应用塑造色彩和谐的植物景观;还要考虑不同空间的景观层次搭配,把握好景观的疏密度,打造出有层次的植物景观,让整个园林景观有机协调起来。另外,景观设计中还应遵循生态效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所满足的功能要求是其最基本的设计理念,而景观的表现形式景观功能的体现体,因此,设计人员应满足园林景观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性,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景观规划。首先应对原有的布局与内容进行分析,在功能的大方向上做好其他景观的搭配,注意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观赏性。比如在规划垃圾桶时,应充分考虑园林工程的面积与需求,合理规划垃圾桶的位置与数量,配合整体风格进行设计,不仅要满足观赏需求,还要发挥出垃圾桶的功能。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进行项目的建设时,生态效益已经成为设计规划的重要指标。具有生态效益的园林工程能为周边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条件,还为国家的生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设计师进行园林工程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应加强生态化建设,多运用具体生态环保型的材料,科学地增加绿地面积,对园林中绿地的分布进行特色化布局,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满足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实现协调平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社会,人们对高品位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园林公园作为公共休闲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区域,高品位的景观设计能增加园林工程的质量,更受广大人群的青睐。在景观设计上,科学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着园林的质量与档次。设计人员应合理选择景观植物的种类,需要根据植物的颜色、形状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还要不断创新植物造景模式,塑造出特色鲜明的景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升人们的生活的品位和档次,这也是高质量园林工程应追求的目标。

  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园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园林工程的也融入了许多新技术与新元素。园林公园已成为是当代人们休息娱乐的重要生活场所,而景观设计是园林工程的灵魂,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必须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合理地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打造出丰富、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提升园林工程的档次和品味,还要尊重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原则,注意园林的生态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李广有.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阚洪民,杨振艳,崔志静,韩爱清,孙利垒,蒋青兰,宋淑娟,宋中华.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作用[J].现代园艺,2014,16:93-95.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营造应当与城市环境特征,人文特点相呼应,在发挥文环境美化功能的同时使其同样可发挥文化功能。在现代城市理念下应当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具体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让人文与自然蓬荜生辉,通过合理的景观布置让景观美感彰显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园林的气质与城市的气息,从而让人与自然的发展平衡化,和谐化,最终促使两者可共同发展,以此让城市建设获取更大的空间,推动城市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环境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功能,园林绿化景观可提升人们生活环境质量。通过有效的绿化不仅仅可以起到调控气温,湿度的作用,同时也具备了抗风沙,防风沙的作用,另外有效的绿化还可对噪音产生一定的屏蔽效果并净化空气使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得以改善。铺装功能是园林绿化景观的另一项重要属。园林铺装体现了其实用性,以广场或道路的形式为受众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功能暗示作用。园林铺装借助于具有差异性的色彩,质感或肌理等来体现出环境的差异变化,因此可得到具有特征性及个性化的园林空间,这对于实现功能区域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景观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得以维持。

  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化理念。例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构建时便突出了生态化理念,可采取藤本植物攀爬建筑从而让建筑单调的轮廓变得具有层次感,这样不仅仅增进了空间绿化效果,同时也扩增了空间美化效果,使得建筑外形呈现出几何线)合理调用自然环境景物。园林绿化景观构建过程中除了赋予新的设备,设施也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景物,使新设施与原有环境产生共鸣,并增进景观的自然感与随和感,同时也可让开发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3)以人为本理念。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中应当对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为受众提供一个可进行休闲,运动,交流的空间场所。(4)协调化布局。园林绿化景观应当具备统一化的风格并以此为基础对园区内部进行协调化布局,让园区各部分功能得以彰显,可将园区分割为不同功能性的模块区域,而模块区域间又应当具有相关性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

  园林绿化景观当中园路随处可见,或纵横交错,或曲线蜿蜒。园路不仅仅供受众行走,同时也呈现了园林景观的一些特征性元素,那么在园路设计时需要把握其层次感并让道路具有明确方向。一般情况下园路可分为小路,主路,环路等。其中主路宽度一般为5m左右,它是通往园林主景区或景点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直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设计。环路主要应用在景区内部,其宽度设定并不固定,而是需要结合景观变化进行合理匹配。小路在绿化园林景观当中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可延伸至各个角落,小路宽度多为2m 以内,主要供游客散步所用。从视觉观感上来看园路一般呈现为曲折迂回,但事实上这种设计是刻意为之。由于园区存在大量的自然景观并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满足地形,地物的功能需求,因此采取适当的迂回让园路能够与景观产生交叠,使得园路能够融入于自然景观当中。曲线相对于直线更具有张力并富含了流动性特征从而使道路的深度得到了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主环路横跨建筑时需避免与建筑斜交,防止出现死胡同。园路规划设计过程中还会涉及到道路交叉,一般呈十字形交叉或斜向交叉,但需要保证道路中心线汇于一点,注意设置合理的对顶角度使道路维持美观。部分情况下会考虑使用丁字形交叉,该类型交叉多见于外弧交接,交接处角度应大于90度。道路交接处需适当扩充,便于游客交通保持顺畅。在道路竖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形特征,结合地形特点设计方案,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工程量,控制构建成本同时也能够让路基维持稳定态。路面高度应在两侧地面高度范围内,这样可以让路面隐藏于周围环境当中,另外需要让园内路面与城市路面相互衔接。

  园林绿化景观当中无疑需要大量的绿色植物来衬托,在植物筛选上则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判断。绿色植物应该具有生长迅速的特征且繁殖容易,其颜色受季节性变化较小。绿色植物同时应该耐修剪,践踏等,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如虫害,气候变化,耐寒,抗热等($*。植物尽可能保持一致的生长态势,另外与杂草应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绿色植物种植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盐碱斑带来的影响,对于盐碱土应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洗碱或换土等使得绿色植物可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在绿色植物位置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到植物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具体如下:(1)建筑外墙与草坪安全距离为0m,与灌木为1.5m,与乔木为5m;(2)建筑围墙与草坪安全距离为0m,与灌木为1m,与乔木为2m;(3)管沟与草坪安全距离为0.5m,与灌木为2m,与乔木为2m;(4)电缆沟与草坪安全距离为0.5m,与灌木为0.5m,与乔木为2m;(5)排水道与草坪安全距离为0m,与灌木为0m,与乔木为2m;

  园路小品主要包括果皮箱,园椅,喷泉,灯具等。一般在广场或休息区处可设置果皮箱供于有人丢垃圾。果皮箱不可置于草坪上,一般将其置于离草坪1m处左右,园椅数量则根据人流量进行匹配。喷泉设计时要主要其外形与周边环境相容,在喷泉喷水时为周边静态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氛围,而从功能性角度来看可使周围空气湿润并降低空气温度。在灯具设计过程中要求灯杆长度在5m 至10m左右,且灯具距离在40 公分左右,根据实际环境可在草坪或河流边设计地灯,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装饰性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城市园林的设计普遍是利用电脑软件来实现,例如CAD、3DMAX等,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其优势非常明显,例如,绘图速度快、整体性强、效果图真实、绘图精度高等。与此同时,因为园林是三维空间,所以,也可以利用3DMAX等具有三维效果的软件进行绘制,同时提升了景观设计的全面性。除此之外,使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还能够反映出不同的视距、多种视角等透视场景等。由此可见,通过电脑软件设计园林景观,不仅能够降低设计时间、费用,还能够提升设计的实效性、全面性。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建立与园林地质相符合的模型,然后分析园林景观的细节以及整体框架,预先确定园林效果图所想要表现的整体效果以及主体物体,从而再详细地进行设计。所以,在实际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需要先规划出整体设计,然后再对所有的细节、重点进行突出化。模型的复杂程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对建模的效率形成影响,还会对后期的渲染、处理等操作形成较大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在建模之前,需要预先设计透视角度、透视深度等,深度刻画重点目标,轻微描写或省略一些无关重要的目标,做到突出重点。同时,在设计景观时,需要考虑设计的可行性,不仅需要设计景观的整体构架以及形状等,还需要考虑景观的材质选取,保障材质能够满足当前的设计方案,保障最终设计图纸的行之有效。

  当前,我国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多,并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例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这些森林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法律法规较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例如,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立法问题,就没有进行全面、详细的界定,因此,需要逐步对其进行完善。

  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一切都归功于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密切监督。尤其是国家林业局对地方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了对破坏园林绿化等违规行为的处置措施和力度,不仅有效保护了环境,挽回了国家的损失,而且还给园林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完善园林绿化工作监督体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2.2.1提升监管部门对监管工作的认识。林业管理部门需要逐渐杜绝重栽轻管的意识,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不定时的组织监管人员进行回顾性的检查。不仅需要关注树木生长的条件,还需重点盘查林业资源的保护情况,发现违纪行为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2.3检查和监督的形式需要多样化。营林监督是一项常态工作,上级进行检查或监督时,不需要预先通知,更不能限制区域,如此才能够真实地了解情况,发现病症所在。

  2.2.4完善举报途径,建立举报奖励。群众的力量巨大的,利用群众的力量监督林业行业。完善举报途径,让群众发现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举报,如此才能真正地对营林起到保护作用。

  屋顶园林景观绿化要与建筑同步设计,其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创造绿色生态空间,并巧妙、经济的利用屋顶的其他设施,结合周围的环境,如为风机、冷却塔等设备预留维修通道和通风通道,利用绿色植物为主,设计隔断减轻风机、冷却塔等设备对绿化种植的影响,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形成新颖多变的布局和精致优美的园林景观,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在地面建花园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其重量问题,但是由于屋顶园林景观绿化处于建筑物的顶部,就必须注意屋顶的安全指标。一是屋顶自身的承重问题,二是施工完成后各种新建园林小品的均布荷载和各种活荷载对屋顶承重造成的安全问题;三是高层建筑屋顶花园高空风压力较大,在树种的选择和植树的位置需特别考虑;四是防水处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屋顶花园的的使用效果和屋顶周边的防护栏杆和建筑物、居民之间的安全等等。

  由于屋顶做景观绿化存在种种问题(如承重、面积大小、远离地面、植物生存条件苛刻等),这就要求屋顶园林景观绿化在形式上应该小而精,力求精美,必须仔细推敲建筑小品、路径、主景等位置和尺度,根据寓意和比拟选择合适的花木,是的屋顶园林景观绿化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环保,枯枝落叶就地处理并加以利用,可利用鱼池水来进行浇灌,尽量使用可以降解的垃圾袋,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农药等等使整个园林显得独特新颖。

  屋顶园林景观绿化的设计要在原有的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手法,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得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和城市的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屋顶花园的设计的设计手法和地面庭院大致相同,都是运用建筑、水石和植物等要素组织庭院空间;运用意境、框景、夹景、组景、点景。借景、和幛景等基本技法去创造庭院空间。不同的是屋顶花园地处高空,一应发挥他的视点高、视域广的高空特点。在设计时,宜敞则敞,鸟瞰四周,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绿化屋面的构造首先要相对合理,要满足建筑防水技术要求及现行建筑节能规范要求,还须保证屋面荷载要轻,以利后期一旦屋面出现渗漏,可以方便地进行检修。绿化屋面须选择不吸水高效保温材料,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下面并设置滑移层,优先考虑使用防水抗根材料,以利于保证保温节能效果及渗漏检修。

  一方水土一方植物。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应根据区域气候条件对植物进行选型。以南方地区佛山市为例:佛山市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少雨的气候。因而,屋面绿化一般应选用比较低矮、根系较浅、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植物,也方便以后的维护及管理。

  对于佛山市屋顶适宜种植的植物主要包括:①景天属:佛甲草、垂盆草、凹叶景天、金叶景天等;②藤本地被类: 蔓长春花、油麻常春藤等;③宿根草花类:石竹属、百里香属、大花金鸡菊、蓍属、紫菀属等;④矮花灌木类:矮生紫薇、六月雪、锦葵、木槿、小叶扶芳藤等;⑤灌木小乔木:玫瑰、迎春、石榴、红枫、小檗、南天竹、金钟花等。另外,还需要针对建筑类型及周边环境的不同,考虑选择其适宜种植的植物。

  栽培质应根据楼顶承载力、植物生长特性及自然环境条件进行选择。随着自然土壤资源的日益贫乏及屋顶绿化的普及, 采用人工栽培基质作为屋面绿化生长介质是必然选择。目前, 德国及日本等国的屋面绿化栽培质的研究和生产水平都较高。我国受经济、技术水平和关注程度等因素制约, 栽培质的研究和开发近几年才刚开始。栽培质的性能对整个系统的生长及后期长期维护起着关键作用, 且成本造价也占到整个系统造价的20%~30%。 因此, 佛山市也在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本地廉价、易得的原料资源, 通过优化工艺、技术创新, 提高栽培质的品质和生产能力, 降低应用成本, 以期促进屋面绿化的全面普及。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有: 岩棉、珍珠岩、蛭石、煤渣、锯末屑、发酵土、离子培养土、蚯蚓粪、椰糠、塘泥、山土、炭化谷壳、火山灰、堆肥土、树皮、秸杆、陶化营养土等。

  在屋顶景观园林的设计与运用中,首先应当注意和谐的美。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应当考虑的是整体的感官,综合全局内容来对细节的布置,以免显得突兀或者孤零,在这点上就需要设计者的独运匠心,把握和谐美,把握一个总的感受。其次,就是在细节上把握和运用,包括上文提过的很多细节和步骤,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只有将每个细节的工作做好,才能做出更好的设计。

  以下将佛山市四馆两中心为例介绍几个在做屋顶花园景观园林设计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阶段建筑结构景观应与结构荷载问题同步进行,屋顶花园的布局要有利于屋面结构的布置。如果设计中由于结构的疏忽,忘记了屋顶园林的荷载计算,待施工完毕,景观开始施工时未发现这个问题,彼此只顾自己施工,最后的后果可想而知。景观要在尽量减轻屋面荷载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满足屋顶花园植物生态要求,这是屋顶花园和地面花园在造园技术的主要区别。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我们在建造屋顶花园时一定要考虑屋顶的负荷量,屋顶是一个有承重限度的,超过那个限度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屋顶的花园景观设计应尽量减轻荷载。

  减轻屋面的承重之后,还要注意防止屋顶漏水。在屋顶层采取防水措施时,必须进行二次防水处理,做防水实验,保证良好的排水系统及重视防水层的施工质量。目前以佛山市的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方法为例,其主要有刚、柔之分,各有特点。屋顶防水采用刚性防水宜先做涂膜防水层,再做刚性防水层。当种植面为柔性防水层时,上面还应设置一层刚性保护层,还要特别注意防水层的防腐蚀处理,选择高温不流淌、低温不碎裂、不宜老化,防水效果好的防水材料。屋顶花园的各项园林工程和建筑小品只有在确认防水工程完整无损的条件下才可以实施。

  在屋顶园林的施工中,施工人员不得破坏屋面保护层和防水层,尤其是变形缝、伸缩缝的地方。除此之外还要设置过滤层和排水层,培植里土壤过饱和的水分经过滤层和排水层过滤后排出屋顶花园。排水过滤层要隔住细粒的培植土,以免流失,排水系统要设置天沟和溢水孔,而且还要设置排水管道和出水口,定期进行清理,以保证暴雨时泄洪和日常排水需求。

  一般的屋顶园林材料选择轻型、防滑为主,可做收集地表水的排水沟与园林结合。屋顶面的排水管和落水管,可以利用假山石或者雕塑的手法将其藏起来,以免影响园林气氛。在屋顶荷载承受范围内和使用需求下,适当设置亭、花架、水景等园林小品。在草地、曲径和比较高的植株下,设置一些奇形怪状的石景等,以体现园林刚柔并济的韵味,提高景物的观赏性。

  选择生长缓慢、耐修剪、耐高温、耐贫薄的浅根性、耐积水、抗风、不易侧伏的植物种类,并以常绿为主,冬季能漏地越冬的可粗放管理的植物。其中,选择浅根性植物非常重要,由于有些植物根系较发达,又很强的穿透性,很容易破坏屋顶层结构。除了要满足习性和和功能上的需求,还应该在不同场合使用和安排不同的植物特有的功能和效果。植物叶形和色彩的因素,也对起到对对比和互补的作用。

  景观的造景主要是指植物造景,目前佛山市的屋顶花园采用植株较小的观赏乔木和藤木、灌木。这些乔灌木不仅能够改善大气的环境质量,而且构成了园林艺术的骨骼。乔灌木在屋顶园林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其主要是进行丛植和孤植,花坛和花台所选择的植物多要色彩鲜艳、具有整齐的轮廓、植物低矮、花开繁茂、花期较长和色系丰富等要求,如百日草、万寿菊、四季海棠、矮牵牛、郁金香、报春等等。

  微地形在园林设计中较为常用,微地形是设计者通过模仿设计出来的地表形态,该种地形在形成的过程中通常会模拟大地形态,通过大地形态对局部地形进行模拟设计,最终设计出迷你型的地形形态,这种地形具有起伏变化、层次交错的形态,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改变单一地形的局限性,通过模拟设计能够提高地形的美观和使用率。在微地形的设计过程中,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会根据地形坡度起伏来设计微地形的形态,一般情况下能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线型,一种为曲线型。在微地形设计中,我们常见的有草坡,这种形态是用柔和流畅的曲线改造而成的,能够因地制宜;而直线形式的微地形在园林设计中也较为常用,例如嵌草大台阶等。

  在进行微地形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土地的形态、状况、土质进行评估测算,另外在建设前还需要充分考虑微地形的排水状况以及管道建设情况,尽量将整个微地形设计的全过程考虑进去,这样能够避免后期因为失误而对地形产生的破坏。

  微地形是在外在环境下营造出来的人工地形,这种地形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原有形态进行改变,在设计中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要充分利用原有土地土壤及植被,解决好排水、土壤起伏、底下管道等问题;其次要根据地形进行合理化设计,要以最少的代价营造出高质量的园林微地形,避免过渡的改变。另外在营造地形中要注意大众审美特点,要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的景观。

  在微地形设计过程中,坡度是最常用的地形设计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坡度做好测算,要根据具体的地形特征设计坡度。在最大坡度设计中要注意采取土壤安息角,它对坡度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营造坡度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植被展现在地表,能够形成地表差异化,制造一种多元华的美感。坡度在一定地域和范围内还能够改变局部气候环境,尤其是相对大的坡度能够形成不同的气候环境和湿度,对土壤、植被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选择植物的时候也要考虑微地形坡度的影响,要在植被成活的条件下设计多元化的植被。

  通过微地形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环境,改变局部环境气候,微地形也能够改变光照条件,根据不同坡度的光照、气候条件种植不同的植被,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为植物多样化提供生存空间。

  微地形对于植物有很好的养护作用,水平式的园林景观对于植被而言土壤往往是有限的,而且光照条件相同,不利于不同类型植物的生长,而微地形能够提供起伏变化的坡度,为不同植物提供多样化生存空间,另外高低起伏的坡度还能够增加植物对土壤的需求,提高植被的成活率。经过处理过的微地形地表面积会大幅度提高,而且能够提高土壤内部的空气含量,提高土壤的养分,能够增加绿地面积。根据相关数据能够算出,同样面积的平地和同样面积的坡度,当坡度在10度左右时,表面面积能够增加百分之三左右。微地形还能够增加土壤的容量,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空间,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植物能够净化空气,为人类创作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当然人类想要拥有这样的环境就需要提供给植物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园林绿地无疑就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微地形在园林绿化中又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通过微地形设计能够营造无数的坡度和地形,无数的坡度和地形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能够为多样化的植被提供生存空间,能够提高城市植被的多样性。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间,而且能够形成完善的绿地生态体系,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实现景观生态平衡。改善后的微地形能够对局部地形气候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夏季高温的影响下,可以在上风想设置湖泊,下方向设置丘陵,这样就会降低该地区的温度,提高周围空气的湿度,让人们感觉到舒适和凉爽。第二,这种环境在冬季也有利于调节该地区气候,冬季湖水能够吸收寒冷,从而提高周围的温度,更适合周围动植物的生长。

  通过微地形景观的设计,能够实现景观的层次性、丰富性,微地形绿化设计能够实现城市绿化的多样性,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绿化过程中,校区道路也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小区道路设计形式主要为组团道路、浏览道路等方式,而将微地形融入到小区道路建设中,能够增加小区内部环境的层次性,提高小区绿化面积,营造优美的小区环境,此外,小区道路实现微地形化能够提高小区的排水要求,提高小区的整体环境。与此同时,在小区道路建设中,材料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不同,例如采用鹅卵石、废弃的木材、废弃的塑料、瓶子能够实现道路的多彩化,增加道路的美感,丰富小区道路的功能。

  在绿化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外在的美观,还要注意内在的实用性,尤其是绿化地区的排水性。在园林建设当中,人工水系主要包括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规则式是指通过设计规则的形状、动态实现水系的规则化,例如喷泉就属于规则式的水系;自然水系主要强调人工水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相互融为一体,自然水系在建设过程中,要从整体进行规划,确定整个水系的自然流畅性,尤其是水源要有出处,不能形成无源之水,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水系设计为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状态,例如设计为草地或者沙滩,岸边用鹅卵石进行修砌。对于水体也有多种形态,狭窄较高的水系能够形成瀑布等景观,而宽阔的水系则能够形成海滩等景观,这些都是水体的形态,通过设计能够形成自然之景,而水系中还有混合型的,该种水系要根据地理因素因地制宜,如果水系离城市或者建筑物较近,那么就可以将岸边用石头砌成水岸线,而偏远的水系可以设计成自然模式,能够提高整体水系的艺术美观度。

  在城市建筑物中,步行楼梯处处可见,但是楼梯下方的架空层却往往没有进行绿化,甚至有些楼梯下方堆满了杂物,而进行微地形设计则可以增加楼梯的美化度,提高楼梯下层的使用效率。例如可以改变楼梯下方的地形及布局,设计不同类型的地形,利用楼梯下方的潮湿阴凉等特色,种植喜阴凉的植物,营造出满意的楼梯景观。

  广场是人们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因此广场绿化显得尤为重要。广场能够反映城市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具有城市客厅的含义。在广场设计过程中,往往将广场设计与周围有所不同,要么抬升地势,要么下沉地势,目的是为了体现广场的独特性,与周围竟敢形成对比。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和肃穆感,使观者油然而生一种崇拜之情。水景设置较为灵活,可以选择高处飞落,也可以选择下沉水池,这些根据周围景观可以自行选择。在广场设计中,对于没有明显特色的休闲式广场可以选择下沉形态,这种形态能够营造群众文化表演氛围。

  街道景观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不仅要满足街道绿化的需求,还要满足街道排水、除尘、降低噪音、阻止尾气等功能。街道绿化能够使单调的街道变得丰富多彩,能够增加行人的审美观。街道植物在搭配的时候可以选择高低搭配,在街道微地形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其设置为龟背状,能够增强道路的方向性、排水性、管沟的分布,体现街道绿化的层次性,实现街道绿化与街道功能的一致性。

  在居民居住区域,微地形处理更为重要,因为居民区地域较为零散,没有实施集中的绿化,这就使得地表面积较大,不能实现全面绿化,造成地表的浪费,这就需要根据居住区设计微地形绿化环境,例如一间房子长43米、宽10米,占地面积为430平方米,总占地约1500平方米左右,其中建筑散水占90平方米,化粪池占地19平方米。通常情况下这种区域绿化面积达到百分之八是较为合理的,对于居民居住也是十分有益的,看似只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但它所起到的绿化作用已经符合了国家绿化率,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提高城市绿化的整体覆盖率,

  园路也是微地形设计的一种状态,通常在旅游线路和动态交通中可见。园路在设计上和其它微地形设计师相同的,都是通过路面起伏来形成道路设计,这种状态同样能够提高美感度和缓解人们的疲劳,园路特点为两面起伏,具有排水和缓冲行人行走疲劳等功能,而在园路材料选择上可以选择小石子、鹅卵石等材质,将园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不仅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而且能够美化整个园区的景色。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要之路,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要选择,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要加大微地形景观的设计,将微地形景观设计运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城市园林也是国家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地形设计关系到整个园林设计的质量,因此在城市绿化中,施工单位要重视微地形景观的设计,按照微地形设计原则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周虎,钱多.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功能及设计方法[J].绿色科技.2012(02)

  [3]季立刚,王波祥,李莹.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1)

  [4]董哲.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和处理办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

  [6]李福银.初探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绿色科技.2015(07)

  [7]苏军委,李硕.微地形营造与植物配置[J].中国园艺文摘.2013(09)

  [8]关柯,许勇,李佳欣.园林景观中的微地形处理[J].民营科技.2012(02)

  [9]范淼,孙大集.浅谈景观绿地微地形处理[J].林业科技情报.2010(01)

  [10]王璐,孙佳,刘海燕.微地形在园林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11]李福银.初探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绿色科技.2015(07)

  [12]郑桂莲.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4(10)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也越来越快。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逐步不断提高,对周围环境需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已成为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城市风格品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园林景观与人民在城市生活中的距离越来越贴近。人们在园林景观中亲近享受自然。园林设计要在兼顾艺术性、功能性和社会文化性等原则,用以满足现代人的休闲、社交等需要。本文就某市居住小区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绿地树种选择和植物配植加以分析。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建设部1993年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大多数居住小区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有些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商业目的。这样的居住小区,绿地面积虽然很大,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也极具品位,但是缺少不同人群活动的场地,不能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居住小区的绿地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城市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坪退化严重杂草混生,病虫害防治跟不上,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1)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刑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

  (2)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需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居住小区的植物造景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植物的干、形、叶、色、花、果等观赏元素特点进行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季相变化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良好的居住区绿地应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创造出优美、长效的景观,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绿地不少,绿荫不足”,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有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的作用。由于乔木树冠面积较大,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同时吸收较多的有害气体,乔木的种植在小区中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对乔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1:2的比率。由于落叶乔木古朴,枝干、树形迷人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树种。不能太多,多则杂乱,一般选2.3种主体树种,选3~4种辅助树种。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用乔灌、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态长势等方面,使之互相协调。

  城市居民小区设计,就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水景、山水景、植物造景。选择的标准是要能与环境相协调,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

  小区内道路分别为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如垂柳、栾树等,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如水蜡球、榆叶梅球等,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如油松、桧柏等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宅间道路以北与住宅楼南是小区中绿地较为宽阔的地段,多布置有花坛、树坛、圆桌凳、长条座凳等小型园林设施和供居民游憩、休息、散步用的铺装广场。这部分绿地周边以低矮焊铁栏杆或绿篱围植,绿篱采用水蜡、黄杨等。绿地中间以自然式种植为宜。在圆桌凳、长条座凳旁宜栽植乔木,如垂柳、栾树、元宝枫等,为夏季居民停留、休息提供一片凉爽的绿荫,冬季又不遮挡阳光,有利于通风。在绿地中结合地形与环境栽植树型、花、叶均有特征的灌木,如连翘、榆叶梅、日本绣线菊、白鹃梅、忍冬等,花灌木宜丛植或在转角处弧形边缘孤植擞量不宜过多,并需控制生长,常绿树宜剪形,成组点缀于绿地中,绿地以大面积草坪为基调,在草坪边缘或地形转势地段,向阳处搭配以大面积宿根花卉,使之与草坪紧密结合,相互衬托,形成开敞的空间。

  居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公共绿地内一般建有花架、廊、亭、景墙、坐凳、铺装场地、园路等小型建筑和设施,需用绿色植物加以协调和美化。亭、廊周围可采用丛植、孤植的手法错落有致地桧柏球、黄杨球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中华绣线菊、木本绣球、紫叶小蘖等花色各异,有季相变化的花灌木,加深空间层次感。

  用, 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 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 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草坪的盲目使用 一些公园布局大片娇贵的绿色草坪, 而维护这些娇贵草坪的生长, 首先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其次为使之不生杂草,要喷撒化学除草剂,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从生态效果来看, 草坪无论在保持水土,还是制造氧气方面都大大低于相同投影面积的树木。

  (2)绿篱花坛过度频繁设置 人们在赞叹其绚烂多姿的时候, 却也因大面积绿篱花坛的的使用侵占了人居环境, 使得人的休闲空间、行道空间变得萎缩,这样的景观华而不实。

  (3)洋花洋草泛滥,乡土草木难寻 现在许多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花草树木已难见到,举目尽收的多是外来花草。1999年,我国进口草籽6500t, 2002年增加到13500 t,年增速超过50%。这种洋花洋草一统天下的绿化格局,既难彰显地方特色,又增加了后期管理负担以及外来种入侵的危险性。

  (4)树种单一,稳定性差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使用的落叶树种主要是法国梧桐,长江以南城市绿化树种多是香樟。由于植物群落中物种间存在竞争和相互依存关系,若植物种类单一,势必生长不良,虫害发生概率高,群落稳定性下降,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展现。

  (5)大树进城, 利小弊大 一些大城市为了加快本地绿化进程和景观美学效果,将山上的大树、老树搬进城里,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大树进城后,或因路途遥远,路上水分散失,成活率降低;或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死亡率较高。即使侥幸存活下来,老树生长高峰已过,进城后生长缓慢,起不到应有的生态效果,只能作为“古董树”观赏。

  (6)追求形式美,缺乏科学内涵 由于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 形式美成了景观设计的唯一标准。同时现在很多景观设计师不懂植物学, 往往做出来的设计图看上去好看, 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为树木不是绿色的雕塑, 它是有生命的。忽视这一点, 景观设计所追求的效果就会打很多折扣。

  我国大部分住区景观用水是以自来水为水源, 且利用率很低 这使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城市景观用水体系不完善, 水资源利用率低。一些人造水景, 如喷泉、瀑布、人工湖等一般都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 依靠城市自来水系统维持, 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利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下水道, 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补充到城市水系, 造成水景景观的用水量逐年增加。

  城市改造“造就”“景观灾难” 人们每天生活的环境中,河道被做了水泥护衬,筑坝蓄水,河岸做了铺装。水与土地的分离,导致河流失去了自净能力,加剧了水污染程度。光洁的水泥或花岗岩护岸,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水际变得寸草不生; 本来美丽的山林,却被“三通一平”掉了;原本动人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变成了人工河渠。

  生态修复与加强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今天的设计师面对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尤其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一大责任。

  生态补偿与适应 工业时代的景观消耗了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又可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的力量来维持环境对能量的需求,从而适应现代生态环境的需要。

  (1)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地保护利用和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乡土植物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生态优先、利用自然———减少原生态系统干扰的景观设计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3)保留与再利用———体现文脉并节约资源的景观设计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4)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多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生态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也就是说植物是生活在综合的环境因子中。缺乏某一因子, 或光、或水、或温度、或土壤, 植物均不可能正常生长。因此, 掌握环境中各因子与植物的关系是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生态设计应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在生命活动中,能改变周围的环境, 并引起其他植物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研究发现, 许多植物都能产生有毒物质, 从而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例如: 榆树和栎树种在一起, 榆树会背向生长;刺槐和桉树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周围某些杂草生长,使其周围成为裸地等。研究还发现,有些植物的分泌物, 对其邻近的植物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刺槐根系浸出液明显促进杨树生长;核桃与山楂相互促进,板栗与油松相互促进等。了解了这些知识,景观设计者不但能避免相克植物间的混交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可以利用互促作用的原理来进行合理的配植, 更快地营造理想中的景观效果。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融合。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创造我们共同的、美好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逐渐将建设重心投入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所居住的环境,改善土质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还能为人们所居住的环境创造出人文化与舒适化,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凸显地域特色,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至关重要。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将设计理念同当地的实际环境相结合,根据所在区域的地势地貌、水体、植物生长类型以及地域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使设计出的景观与当地的环境相融合,和谐共处。具体的做法有:在植物设计方面,要以当地的植物为主,适当引进其它的植物种类,从而确保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与当地的水土环境相容。景观设计也要切实遵照城市的发展走向、地市脉络进行合理地设计,可以在具体的设计中,将原有的城市景观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尽可能将其融入到设计规划中,有效控制景观设计成本,最大限度恢复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另外,设计城市小区景观时,还需要结合小区建筑的设计风格,依据季节的不同变化,以此设计出不同季节的植物种类,从而确保在不同的季节都有绿色植物出现。

  园林景观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景观设计工作较为复杂、多样,涉及的元素很多,如亭台楼阁、假山叠石、墙体、灯柱以及花卉、草坪等。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依据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结合地势以及土壤水质的变化进行立体化的搭配设计,打造出别样的立体绿化景观。与此同时,立体景观要对空间进行合理地划分,给人呈现出视觉扩大的效果,并通过设计出的立体景观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为提升城市绿化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在针对不用种类植物进行养护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依据不同植物的类型特点进行养护,例如,按照植物类型划分为乔木、灌木,阔叶、针叶以及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等。养护乔木时需要关注植物长势、修剪以及灌溉、施肥等工作。养护灌木时也要对其进行修剪整形,例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及时修剪灌木中的枯枝、徒长枝。造景灌木定期20天修剪1次,如果是观花灌木则需要在花期过后立即展开修剪工作。在草坪养护工作中,除了定期浇水等必要的常规养护管理外,在对草坪进行修剪完成后,要控制好灌溉、施肥总量,结合草坪实际面积进行及时地调整。由于针叶植物自身具有较高的抗旱、抗寒性能,因此,应将养护管理重点放在防治病虫害方面。

  2.2.1春季。春天是适合播种的季节,工作人员首先应清理在冬季里枯死的树苗,完成补植工作。在已经修剪过的基础上再对植物进行复剪,并做好除草、剥芽等工作。在对植物进行防寒物的拆除工作时,要严格预防病虫害的滋生,对于蚜虫、刺蛾、花叶病以及白粉病等采取人工喷药等方式进行防治。

  2.2.2夏季。夏季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植物生长适当喷洒钾肥料,追施磷以及有机肥等,并进行相应的中耕除草,加强汛期排水防涝工作,预防和排除因大风天气刮倒树木,避免影响交通。针对在大风天以及洪汛期被破坏的植物,进行扶正或重新栽植常绿树、竹子等。

  2.2.3秋季。秋季的气温开始逐渐变冷,需要对一些树冠不整齐、偏冠的乔灌木进行整形,对于一些不耐寒的树种可以根据不同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2.2.4冬季。除了常绿树木以外,针对不同的树种以及不易修剪的树木,要在休眠期进行一次的大整修。对于一些有害虫侵蚀的树木,可以采用挖蛹虫、刮树皮等方式有效消除越冬虫害。同时,工作人员应加大力度对植物进行积肥工作,雪天过后及时将雪堆积在树根处,以增加土壤水封,有利于树木次年的生长。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养护管理一直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在园林养护管理上,需要将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加强预防病虫害,将设计与养护管理合二为一,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

  住宅小区是构成城市居住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居住区用地的不断增加,使居住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表现出来。

  住宅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生活居住地占用地的50%--60%,而住宅小区用地占生活居住用地的45%--55%,人们在住宅小区内学习、生活、休息、活动的时间较长,那么,绿化的好坏对住宅区的环境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将球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李景观。

  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园林的绿化设计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住宅小区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设计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忽视绿化原则、盲目跟风,不顾经济技术指标,追求高利润导致的严重绿化等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中没有考虑人性化,并没有把人的感知放在第一位。外表的优美却不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例如某些住宅小区为了达到绿化比例在居民楼下种植绿植,妨碍底层居民的采光,这样就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设计片面,忽视整体效果。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是改变不了的,其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底蕴是无法用环境设计来掩盖的。在环境设计方面,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人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种种要素和特点特殊性,充分发挥原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不是盲目的移花接木、填塘造山。绿化设计应作为小区环境的整体中的部分来考虑,不能脱离环境设计,注重居住环境设计的整体性。许多小区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地域、周边环境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

  3)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特色泛滥。过度追求潮流和视觉效果,忽视空间的立体感,盲目塑造豪华空间来突出卖点,西方文化在小区周围环境中过度吹捧,将绿化设计缺少了地方背景和人文环境,设计理念和思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例如,植物造景绿化采用的喷泉、草坪等鲜明的西方设计元素,造出的西洋景观,忽视了对原有城市文化底蕴的呼应。

  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

  用树丛、花架等可分割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山石砌筑得法,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花架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要注意比例和尺度。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起不到分割作用。

  地面高差和铺装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时,地面铺以质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为显著。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广场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常用手法有:

  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

  巧用花架居住区绿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居住区庭院式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小同大异,各具特色,立意明确,回味无穷,融园林艺术、文化艺术、美术艺术、书法艺术为一体,寓教育于游乐之中。庭院式绿化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人称“袖珍花园”。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1)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

  (3)是绿化树种种植设计应考虑到园林艺术构图的要求。根据住宅小区的各种小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做到:

  无污染、无刺激气味、无伤害性。住宅小区所选的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而应选无飞毛、飞絮、少花粉,物候期一致的树种。

  抗污染住宅小区的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污物、污气(CO2、NOX)以及周边社区、街道内扬起的粉尘。故应选有较强抗污染特性的植物,如:女贞、金边水蜡、迎春、刺柏、大叶黄杨、海桐、广玉兰、臭椿、苏铁、龙柏、洒金柏等。

  充分利用建筑面积,搞好空间(立体)绿化。绿色植物可以吸收70%的直射光,将20%的直射光反射回去,因而好的立体绿化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弱光污染.住宅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即建筑表面积),为立体绿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攀援植物除绿化作用外,其优美的叶型、繁茂的花簇、艳丽的色彩,迷人的芳香及累累果实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利用住宅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不仅增添了绿意,显得富有生机,有些藤本植物与墙面在色彩上还会形成一定的反差对比,景观极具美感。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宅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人们对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住宅、绿色居住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住宅小区的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Copyright © 2014-2023 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浙ICP备18044841号-1

地址:江西省路99号 电话:912-285-9525 传真:+86-123-8411

手机:138-2584-9244 联系人: